這次觀心班的戶外課可說是幾經波折才能成行的,但無奈天氣不配合來了個陰雨天,
但沒關係~我們準備穿著雨衣賞鳥去,而且有前輩說雨天的鳥況有時會好的出奇呢~
到了集合點老爺已經迫不及待爬上溪邊的階梯開始找鳥了~咦,怎一直向我們招手哩~~上去看看吧!!
在遠處的沙洲上有三隻雁,當時還以為是前次遇到的鴻雁,但聽說有一隻鴻雁已經走了,怎還有三隻呢??
等到老師來架起單筒一看,才知道最右邊那一隻原來是豆雁(145),
老師說雁鴨科的鳥兒有群聚的習性,往往落單的會去找尋同伴進而一起活動..
豆雁的體型比鴻雁小一點,最好的辨認部位就是嘴先端內側的橙色部份..
這時老爺可猶豫了,本來打算今日純賞鳥不拍鳥的,但手癢難耐啊~
看出他的渴望後,我也只好撐起雨傘,捨命陪他拍照嚕~~
在雨中拍照真是困難,一方面怕鏡頭淋濕同時又要克服陰暗的光線,拍照也是要天時地利鳥合的~
加上我們的鏡頭是屬於"晴天鏡",由於光圈不夠大在陰天拍照時很容易會糊掉,
所以此篇只能純記錄,客倌們又要傷眼力嚕~~
看完豆雁,大夥也到齊了,老師帶我們前往一處田園,開始定點觀察,沒多久黑臉鵐出現了..
有公鳥有母鳥,老師讓我們學習聽他們的聲音,電線上也飛來了絲光椋鳥跟灰椋鳥,
但此時已把相機收起來,沒有影像記錄,真是殘念啊~~
在轉移陣地時發現了停棲版的大冠鷲及十多隻蒼鷺在飛行,於是車隊停了下來~
站在雨中淋雨的大冠鷲更顯孤傲~
我才下車拿起望遠鏡東張西望時,發現路旁的草叢中有小鳥跳來跳去的..
咦..好像是沒看過的鳥兒,這時也顧不得下雨了,老爺還是拿起相機開拍了..
拿著照片去問老師,才知道原來這隻是野鵐(146),不普的冬候鳥..
體型13公分,特徵是眼週圍的白色..背部大致灰綠色,背有黑色縱斑,尾翼黑褐,羽緣灰色
腹面黃綠色,脇有黑褐色縱斑,他一下子就飛走了><
黑臉鵐也出來了,但灰濛濛的真是不好觀察~
黑臉鵐公鳥
黑臉鵐母鳥
可以同時看到這麼多隻鵐也很讚啦!!
接著轉往一處田地觀察,一群人走在小小的田梗上只能排隊前進,忽然老爺發現番鵑的行蹤..
來不及架好相機先跑去通知老師,而我也急著去通知後面的同學,結果~又是殘念..沒拍到
哈哈..沒關係,總有一天會把番鵑的真面目拍個清楚~
在要離開此處鳥點時,厲害的黃老師發現了一隻全身黑嚕嚕的鳥兒~
第一時間我用望遠鏡看還以為是河烏><哇~是黑鶇(147)耶..
他的嘴巴好像受傷了,一直沒有合起來~體型有21公分...
雄鳥嘴橙黃色,全身黑色..眼週圍黃色..(歹勢,真的看不清楚啦~)
就在此時又下起了超大雨,所以只能速速離開了,也希望他可以平安哦~~
雖然下著雨但鳥況不錯,離我們第150隻鳥種還有三種的差距,
真不知可否在今天就達成第150種鳥??答案下集分曉~
延伸點閱
20111114 雨中田寮洋(下)~鈴鴨.灰椋鳥.大勺鷸.歐洲八哥